2025上海车展:线控底盘技术掀起汽车工业变革
2025 年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,一场关于汽车底层架构的深刻变革正悄然上演。曾经仅存于技术路线图 PPT 中的线控底盘技术,如今已化作具象化产品,大步迈向量产时代,成为智能汽车发展的关键突破口。
在整车智能化与电气化浪潮中,线控底盘堪称智能汽车的 “运动控制中枢”。这一高度集成的精密系统,通过 X/Y/Z 三轴六自由度协同控制,打破传统底盘物理连接限制,以毫米级控制精度、毫秒级响应速度,为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筑牢执行根基。与往年仅在技术商展台展示不同,今年线控底盘技术现身整车馆,释放出规模化应用即将开启的强烈信号。
智己汽车带来的第三代线控数字底盘技术成为焦点。历时十余年研发,该技术在三轴六自由度数字化控制上取得突破,让近 5 米长车身实现 4.69 米极致转弯半径。其双冗余干式线控制动系统,响应速度比传统液压系统快 2 - 3 倍,制动距离缩短 6% - 8%。智己还公布 “四步走” 战略,从初代整车融合控制到未来全栈线控化,以每年一代的速度迭代。
腾势 Z 概念车则带来颠覆性方案。作为国内首款搭载全栈自研线控转向系统的跑车,它取消机械硬连接,转向响应与精度达到毫秒级和毫米级。全嵌入式折叠方向盘消除安全隐患,扩展主驾 14% 空间。同时,腾势 Z 搭载的云辇 - M 智能磁流变车身控制系统,让悬架调节自如,阻尼力建立时间小于 10ms,实现多种路况下的平稳驾乘。未来量产时,腾势将成为全球首个布局干湿双线控制动并规模化量产的品牌。
外资零部件巨头也积极布局中国市场。博世华域 “双线并行”,既有全干式电子机械制动,又有液压线控制动方案,其跨域软件系统整合车辆运动控制;采埃孚推出 “底盘 2.0” 概念,线控转向系统已在蔚来 ET9 量产,全主动悬架技术 sMOTION? 也将本土化投产;大陆集团聚焦 “未来制动系统” 转型;舍弗勒带来多款智能化线控产品,部分技术今年实现量产。这些巨头均以线控技术为核心,加速本土化进程。
本土零部件企业同样表现亮眼。格陆博发布三款智能底盘产品,提升整车操控与交互体验;利氪科技以 “双线控” 技术矩阵抢占赛道,其 EMB - LK?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响应速度达 85ms 以内,已锁定头部车企高端车型首发;辰致科技整合多系统,提供模块化智能底盘解决方案;亚太股份的 APG 角模块技术赋予车轮独立驱动、转向和制动能力,拓展车辆应用场景。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、产业化和生态建设上展现出核心优势,实现与国际同步发展。
在汽车工业百年变局中,线控底盘技术成为重构产业价值的关键。中国车企与本土供应商凭借自主技术突破技术壁垒,推动跨国巨头加快本土化步伐。从机械传动到电子信号控制的转变,正催生全新的汽车产业生态,开启智能出行的新篇章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